Dr. Charlie's Europe Trip 1977

Sunday, October 22, 2006

009:交朋結友在旅舍

[萬里歐遊1977之009:交朋結友在旅舍]
鄧文榮 (遊子) 著

出門最緊要的第一個錦囊是:「路在口邊」。
青年旅舍實在是便宜得很,連早餐四天只需七磅,這比起YMCA真的是大有天淵之別了。世界各地的青年人,只要他有一張國際青年旅舍在手,便可橫行於歐洲;不愁食住。
青年旅舍每天的開放時間是有規定的,其制度亦因地域的不同而異。比如這一間「英皇佐治五世」青年旅舍,它是由私人志願團體承辦的;每天下午五時才開放,直到早上九時為止。假若你不是在這段時間內到來登記的話,那麼當天就不用再來了,因為非辦公時間是沒有任何人會給你招呼的。
旅舍內,住有各式各樣的青年人。和我們同房的有一個日本青年,他是凌晨一時左右才到來的。人們在好夢正濃的時候被他亮燈而吵醒了,故此對他的印象格外深刻。
翌日清早,我洗臉的時候在洗衣房碰上了他,正在洗衣服。吃完早餐後,我發覺他仍然在埋頭苦幹在晒衣服,竟然有約廿件之多!於是便和他打個招呼:『痾哈唷渣耳馬屎(日語早晨),你何以一個人會穿污了那麼多的衣服?』原來他是日本的大學生,也是趁著學期暑假的空檔到歐洲遊歷。不過,他的旅途卻使任何人都瞠目結舌。
這個日本青年,首先從東京出發,一路北上北海道,乘船抵達蘇聯侵佔的中國海參威港,再乘火車經過一片荒涼的西伯利亞,橫跨整個蘇聯的東西兩極,取道北歐的芬蘭、瑞典而下丹麥。然後經西德、法國,從法國卡來鎮乘氣墊船抵達英國的。乘搭了幾近半個月的火車,沿途並不停留遊覽。真可以說是坐火車坐到發瘋了!(待續)

Sunday, October 15, 2006

004 - 青年旅舍的樂趣

[萬里歐遊1977之:青年旅舍的樂趣]
鄧文榮 (遊子) 著

在倫敦,我們有好幾天都是住在市中心區「荷蘭公園」內的「英皇佐治五世」青年旅舍。住青年旅舍有很多的好處,一來貪它便宜,二來可以廣交朋友。
來到倫敦的首天,人生路不熟,在唐人街的一間唐餐館叫了個排骨麵後便在那裏熬過了整晚。唐餐館的價錢也很相宜,一大碗的排骨麵花費八十便士,甚是公道。不過其烹調味道,可就不能跟香港的相題並論了。
到了第二天的凌晨五時許我們才從唐餐館跑出來,真真正正的呼吸倫敦那帶有廢氣的霧水空氣。鴿子從這個地鐵站的柵欄空隙處飛出來,影照黎明的曙光,開展牠們新的一天。
我們好容易才在寒冷的街道上熬過了清早。到了早上八時,我們便根據旅遊指南的指示到「國際青年旅舍」(YMCA)租房。然而,那裏的房租可令我們大吃一驚,每人竟要十鎊左右才可以住一個晚上!老天,我們歐遊的原先計劃只是每天花港幣五十元,如此昂貴的房租我們怎能住得起呢?於是,我們只好再根據旅遊指南,到民房區碰碰運氣。
幸運得很,我們終於在「羅素廣場」附近找到一間家庭式的旅店。它每天只收費四鎊,包括早餐在內。貴倒是貴了一點,但非常舒適,有浴室,有暖氣,又有客廳供客人談天或看電視。
又再過了一天,我們對於倫敦市可算已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了,於是便四出找尋青年旅舍的位置。好容易才給我們找到了,原來它竟就是在「荷蘭公園」內的,要不是途人的幫助,我們真是難以想像得到公園裏竟然會有居民!(待續)

003 - 蘇豪優美的一面

[萬里歐遊1977之:蘇豪優美的一面]
鄧文榮 (遊子) 著
上文說出了蘇豪區聲色犬馬犬馬、充滿邪惡的一面,使人不禁想入非非,恨不得立刻飛到這裏來。或許此時有等道貌岸然之士,已經不住要大嘆一聲『吾不欲觀之矣﹗』
其實,蘇豪區亦有清雅脫俗的一面。我們三個小伙子飽餐完「獸色」之後,已是黃昏時刻,於是便四處去找消費最便宜的館子吃晚飯。在蘇豪區的街道上逛遊、搜索之際,眼前突然出現了一家有偌大窗櫥的商店,處於兩條街道的交界角位,很是顯眼。它為什麼令我們如斯著迷呢?原來,這是一間手杖店。裏面擺設的滿是各式各樣的手杖,有長有短、有粗有幼、有曲有直、林林種種。這還不是它吸引人的地方。且看:
手杖店那曲尺型的玻璃櫥窗裏,樹立著一枝一枝的具有高度藝術價值的展品,而且每件都是大有名堂的:這一件叫做「太空漫遊」,手杖真的仿似一枝火箭一般。咦!那一件又真夠生鬼,叫做「蠟樣的銀槍」;它的形像真的很像「那話兒」,使人發生會心的微笑。噢!對面窗櫥的一枝如果由聯合國秘書長來配用,那真是最適合不過了:杖頭分散的掛著幾近一百枝的不同國家的國旗。有雅興的朋友來到這裏想必定會留連忘返。
正當我們全神貫注,欣賞著這林林總總的優美藝術品的當兒,背後有一群玩著流行樂曲的歌者經過。他們奏出一些耳熟能詳的樂曲來。我們於是便趕忙追趕上去湊熱鬧。噢!原來僅是一個人在表演。他的肩膀掛著一個雙柄的電結他,口裏含著一個口琴,肘子頂著一個鈴子,而腳跟則拉動一個低音大鼓。一人樂隊!真有辦法。請鼓掌!(待續)

002 - 人人樂道的蘇豪區

[萬里歐遊1977之:人人樂道的蘇豪區]
鄧文榮 (遊子) 著
小時候,我常常見到報紙上刊登有關倫敦蘇豪區的新聞圖片,都是關於那區有什麼時髦、新鮮的玩意兒;好像蘇豪區就是領導開放的潮流前線。
當時我的錯覺是:「蘇豪區是從蘇聯因政治逃亡而來的白俄羅斯富豪聚居地,一切聲色犬馬的生活都可以在此處找到。」不錯,蘇豪區確實是領導倫敦時髦玩意兒的先鋒,她是倫敦區最具聲色犬馬之地。然而,「蘇豪」二字只是英文SOHO的音譯而已。她並不是從蘇聯逃亡而來的白俄集居所。蘇豪區位於倫敦的市中心,在唐人街的隔鄰,交通十分便利,遊客到倫敦遊覽,不容錯過蘇豪區。就某一方面來看,她是色情架步區。這裡有性商店,有專門播放色情電影的色情的戲院,亦有真人SHOW。

001 - 倫敦非白人的天下

鄧文榮 (遊子) 著
我未來到倫敦之前,常想著:倫敦是一個繁盛的大都市,有著比香港多兩、三倍的人口,街道上熙來攘往的不是英國紳士就是淑女。誰不知,當我從倫敦郊區的「賈茲域」機場驅車到達倫敦市中心區後,竟就大吃一驚!心想道:「這不是倫敦,可能是誤飛印度的孟買,或者是南非的約翰尼斯堡!」
為何我會有這種想法呢?原來在倫敦的古老地下火車站內,堵著通道的若不是印度阿星,就是黑人,白種人只有三、四成左右。他們都是以前英國殖民地的居民;之後其原籍地獨立之後,基於政治理由英國政府不得不收留他們。很明顯,英國最近(註:1980前後)特別制定新國籍法,其主要目的就是要打消香港人在1997年香港若有什麼翻雲覆雨、冬瓜豆腐的時候,妄想移居英國本土的可能性。
其實,除了倫敦之外,歐洲的各大城市都有這種有色人種充斥的現象。例如在法國的巴黎,市中部的拉丁區,就是各類移民的聚居地,除了華僑之外,也有很多的越南人,非洲黑人,以及其他少數民族。瑞士的日內瓦亦然,西德的漢堡也不例外。

Tuesday, October 19, 2004

108 - 奧斯陸爆發示威

萬里歐遊1977MY 1977 WESTERN EUROPE TRIP鄧文榮Charles Tang 1978,1980,1997, 2004
(108)奧斯陸爆發示威
我們與日本仔一起上了往南端的火車, 坐下車廂不久,四週圍煙霧迷漫,令K先生和我都忍受不了,然後走到另一個禁止吸煙的車廂裏,日本仔這時候與其隔鄰的靚女談笑風生,那管空氣混濁呢!西方人就有這一個優點,就是尊重別人,不准吸煙的車廂就是嚴禁吸煙,你要抽煙就得到另人邊廂,這就是自由的其中一個原則。
還有一件特別的事情,是挪威的火車上,每一車卡都有一個大食水瓶,供人飲用,這設備在歐洲其他的地方找不到了。(當然,中國大陸的車廂內除了有熱水器外,還有服務員替你倒水呢!)
到了次天早上九時廿五分,火車已抵達Trondheim,我們又要駁下奧斯陸。下午四時三十分,我們便抵達終點了。
我們首天到奧斯陸最大的那一條街Karl Johan Gata 買食糧,然後轉入第二大的街道Stortings Gata,希望逛逛市中心區。當我們行至大學街Universitet Gata 交界的市議廣場Rathaus 廣場時。看見一群一群的青年人雲集在那裏。地面上舖着五六塊鮮紅色的大橫額,寫上了什麼抗議、反對一類的東西。我相信他們是在集合準備示威遊。
那處環繞廣場兩側的街上,一邊停泊了一輛警察小汽車、還有兩個騎著高頭大鐵馬的警察在守候;另外一處,則停泊了一輛九座位大小的警車在戒備中。由於在香港,我曾經歷過那可怖的一九六七年左派暴動,心有餘悸,所以這一次的奧斯陸人民示威,我們都站得老遠的,慎防「沙鹿滾滾、殺錯良民」。
打字員: 41201-2B (5) 莊偉傑

Thursday, January 01, 2004

000 -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序

000: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代序,寫於1980年)
香港人處身於一個殖民地社會。在文化上是無根的;在政治上是無依的;在生活上是營營役役的;真不知何去何從?誠屬一群被遺棄的嬰孩。這正好像兩千多年前的斯巴達人一樣:把小孩子放逐到荒野去,讓他們自生自滅。堅毅的、有魄力的、能夠克服大自然環境的,便能夠生存下去,成為斯巴達「城市國家」的中堅份子。
香港人也有著斯巴達人堅毅的特質,很能夠順應社會環境:面對著無休止的加價風潮,面對著日益嚴重的通貨膨脹,香港人始終能夠邁步向前,隨遇而安。就是因為有著這種堅毅不屈和征服環境的特性,香港人比起其他地域的中國人在某些方面幸福得多。
比如説,在吸收及融匯東西文化方面、在經濟發展和科技發展方面、在爭取國際新聞的第一手資料、以及到海外旅遊的機會等方面,香港人都比其他地域的同胞好一些。不過,要是大家能夠反省一下,香港人又不免要悲從中來。為什麼呢?正如前頭說過的:香港人好像是失落了的羊群,他們不知道羊棧在那裡?絕大部份的香港人,尤其是新生的一代,可能是因為過慣了流放的生活,根本就不知道有羊棧(祖國)這個語詞;既可憐又可笑!
怎麼樣才可以喚醒香港人對祖國的熱愛和回歸呢?我以為最佳的辦法就是多到海外旅遊!在異地裡,面對著大多數「非我族類」的時候,人們才會更容易想起自己的國家。這也是我寫這套《萬里歐遊》的目的。
為什麼我說多到海外旅遊是喚醒香港人對袓國的熱愛和回歸的最佳辦法呢?試想想:當一個小孩子在熙來攘往、人群密密麻麻的路上和他的媽媽失散了的時候,他的第一個反應是怎樣的呢?他一定會放聲大哭,叫嚷著「媽呀,媽呀!」的。
我們成年人當然不會輕易在別人面前放聲大哭。不過,人往往是懼怕孤單的。在心靈上,是很渴望別人的安慰及關心;在肉體上,是極需要別人的愛撫;這就是人性!因此,在海外旅遊的時候,面對著那麼多在語言上、衣著上、行為表現上、思想上等等方面都和自己不同的外國人,怎麼不會惦念著自己家鄉、不會希望在這個當兒能夠有一個中國人在異地驀然出現呢?
正如我自己,起初確實不了解古人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真正含意;其後當我身處異地、縱橫萬里兩個多月、加以仔細的觀察,我才比較深切的領畧到這個道理。
以下一百多篇就是我在1977年暑假和兩個同學一行三人到歐洲闖了七十多天的經歷。可是我所寫的,既不是讚掦歐洲的美、也不是揭發她的醜、更不是好像大部份的遊記一般,僅僅是道出她的風景名勝;而是要刻劃歐陸各地的風土人情,和我所見所聞的一些感想。我以為這才是值得大家分享的。希望大家有所共鳴。
現在,就讓我先提出五個小問題來考驗一下大家,以資印證「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立論:(1)在你的心目中,倫敦是否住滿了白種英國人?(2)在瑞士終年積雪的阿爾卑斯山上,你是否要披上厚厚的皮大衣禦寒?(3)意大利是一個信奉天主教為國家,她的人民是否很虔誠和神聖的呢?(4)北歐是個性開放的地方,你隨時可以和任何異性混在一起,歡樂一宵嗎?(5)歐西人士,在傳統上是飯前飯後都飲一杯酒,他們喝酒是小兒科,是絕不會喝醉的嗎?朋友,想淸楚了吧?如果你的五答案都選擇「是」的話,那你可就大錯特錯了!也可以說,你是受了傳播媒介的渲染和先入為主的思想所矇蔽了。
(2004年後記:差不多廿五年了,各位讀者看看我以前的觀點有多少還是歷久常呢?)